世界上最近的距离,就是贺岁档时我离大屏幕的距离
1997年过去了,我很怀念它。
1997年「甲方乙方」迈开了中国内地贺岁档第一步的“冯氏幽默”,以300万成本突破3300万票房,让中国电影业迎来了属于贺岁档的曙光,也让年幼的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“甲方”、什么是“乙方”。葛优大爷撇着嘴说的那句“地主家也没余粮了”,现在光想想就又忍不住笑了。
来自香港的贺岁大潮
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期时,港产贺岁喜剧片的产量很大,那时候港片很少进内地院线,老百姓通常都是通过电视转播和租来的碟片收看。
《富贵逼人》
从那个时候开始,贺岁片的走向逐渐转向轻松、诙谐,没有庞大的故事情节和故事背景,却老少咸宜,能在过节时一家人吃个瓜子、喝个茶,一起讨论剧情。香港的贺岁片也有着自成一派的风格。
《家有喜事》
通常片名会采用“福禄寿喜”等寓意吉祥的字眼、卡司则集结了香港当红明星、结尾处明星会对着镜头向观众拜年。这轻松形式与以往的电影呈现的方式上有着巨大的差异,所以也深受沉浸在节日气氛中的老百姓的喜爱。
《东成西就》
大陆开启贺岁片元年
在香港贺岁片辉煌的年代,冯小刚创造了独特的冯氏喜剧风格。
不同于张艺谋的宏大厚重、陈凯歌的精英文艺、姜文的天马行空,更不同于港式喜剧的疯癫浮夸。京城胡同出生的冯小刚更擅长挖掘内地城市市井人物的生活题材,带着接地气的京味幽默,像是小品一般的调侃又不至于流俗。
插科打诨的台词总能让人会心一笑、回味无穷。「甲方乙方」「不见不散」等影片使他在贺岁档上站稳了脚,也获得了外界的关注和嘉奖。
「天下无贼」是冯小刚首次邀请港台演员,流量大咖刘德华与奶茶刘若英的绝妙搭档吸粉无数。这部片子因为新颖的题材和发人深省的故事内涵,引得口碑暴涨,同时也将“草根演员”王宝强第一次带进了我们的视野。
王宝强向喜剧发展是必然的走向,长着一副临村儿弟弟的样子,憨厚老实,演戏也并不做作,来源于成长环境的熏陶,他身上自带着蠢萌光环,有点乡音的蹩脚普通话,总能为观众带来欢笑。
自从「人在囧途」系列开拍,王宝强在喜剧电影的发展中越走越远,他的影片中总是扮演着那个“添乱”的麻烦人物,而他扮演的角色也总是“在路上”。后期他的作品「泰囧」、「唐人街探案2」也选在贺岁档上映,都有了可观的票房收入。
既然过年是合家欢,喜剧演员自然讨喜。从话剧演员转型到电影圈的沈腾最有话语权。最初进入我们视线的春晚“郝建”再到《西虹市首富》《夏洛特烦恼》的男主,沈腾一路行走收获无数观众的捧腹大笑。
对于喜剧演员来说,贺岁档无疑是年初的头筹。沈腾今年也和实力派大咖黄渤搭档,出演宁浩疯狂系列的第三部《疯狂的外星人》。观众期待颇高,票房势头涨势凶猛。
贺岁档PK当代观影体验
贺岁档是大导演和好演员的功力PK,也是制片方的票房“双11”。虽然喜剧在这个时段最为卖座,但让电影业市场为之震撼的还有来自卡梅隆的“IMAX”重击。
2009年12月阿凡达上映时,3D影厅一票难求,科技的发展使得观众对观影试听需求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,不再满足于轻喜剧了。
排队看片我快乐
近年来,魔幻电影日益成为贺岁档中的霸主。「妖猫传」「捉妖记」等等,凭借特效和视觉效果,趣味魔幻的剧情拿下众多贺岁档的头筹。
“西游”IP则是霸主中的霸主:「西游记之齐天大圣」「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」「西游记之女儿国」「西游降魔篇」「西游伏妖篇」 ...吴承恩老先生还健在,光是版权费就可以收到手软了。
《西游降魔篇》
今年的贺岁档终于找不到「西游」「齐天大圣」的字样了,BUT「猪八戒传说」又是啥?八戒的本命年,不玩猴哥玩八戒了?
除了上述影片,综艺节目的火热也使得不少“综艺电影”应运而生。「爸爸去哪儿」「奔跑吧兄弟」「极限挑战」,尽管观众都知道是为了圈钱,但就是会去看。
面对综艺电影火热的现象,冯小刚评价:“六天就拍摄完成,还获得很高的票房,这些现象会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”。批评归批评,事实上中国贺岁片市场风向,早已改变。
今年的贺岁档所谓是众星云集,无论是情怀牌还是演技派都纷纷出洞来征服影院观众了,毕竟过年时的电影院总是座无虚席,连3D都有人带着眼镜仰着脑袋愿意在第一排观影2小时,这对电影市场是一种何等的支持。
锁定2019贺岁档(左右滑动)
影业大哥们按捺不住,修炼一年只为今天。
1997已经过去二十多年
冯小刚的句号也没画圆
只在1997留下了一个惊叹号
今年你带着家人挤破脑袋
去到“犹如春运现场的”的电影院时
会不会也猛然想起1997年
那块儿简陋的大屏上
放映着清晰度不高的《甲方乙方》
葛优大爷撇着嘴说“地主家也没余粮了”
而像你今天一样买票看电影的额那些人曾在电影院
用心的笑过
并且叹服的竖起了大拇指。
- End -
「往期回顾」